光伏组件“危机”如何化解?多方联动构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新华财经·2025-09-25 00:36
过去十年,我国光伏产业呈现出"全球超高市场占有率、超快技术迭代"的可喜成绩,然而光伏组件制造项目也在 全国各地纷纷上马,产能由盈转剩,"并发症"逐渐浮出水面并愈演愈烈。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光伏行业面临价格持续下行、质量持续滑坡、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的严峻局面,组件价格一 度跌破每瓦0.6元,各环节产品价格也大幅下降、企业亏损严重,部分环节甚至出现"价格踩踏"。比如2024年多晶 硅价格下滑超35%,硅片价格下滑超45%,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超25%。 价格防线被攻破,也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数据显示,2019-2024年,光 伏组件整体合格率由100%降至62.9%,2025年上半年抽检不合格率近16%。不合格主要是在机械载荷不合格(5批 次)、光电转换效率不达标(8批次)、功率虚标(3批次,铭牌偏差)等领域。光伏组件的玻璃、边框、胶膜、焊带、接 线盒等也存在不合格现象。 下游电站企业同样积极探索破局。如阳光新能源不仅持续深耕电站技术革新,更以电站全生命周期视角看待光伏 组件,为有效应对近两年光伏组件行业质量滑坡的问题,及时组建光伏技术专业团队,建立评测实验室,构建覆 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