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大额存单一上架秒没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4 09:27

银行季末揽储动态 - 临近季末和月末 银行揽储气氛逐渐浓烈 部分银行推出利率超过2%的大额存单产品引发市场抢购 [2] - 在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大额存单年利率普遍进入"1"字头背景下 低风险高息产品吸引力凸显 但普遍存在额度有限现象 [2] - 这类高息产品更多是"季节性"产物 整体存款利率下行依然是主流趋势 [2] 民营银行高息产品策略 - 民营银行成为高息揽储主力 部分大额存单利率维持在2%以上 苏商银行2年期和3年期产品年利率分别达2.1%和2.3% 起购金额20万元 [5] - 上海华瑞银行18个月期和2年期大额存单年化利率分别为2.15%和2.35% 但仅限上海地区购买且部分产品已售罄 [5] - 众邦银行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2%和2.05% 支持当日转让 富民银行和三湘银行等也有类似高息产品 部分额度售罄 [5] 国有大行利率对比 - 国有大行大额存单利率普遍偏低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1年期利率1.4% 3年期利率1.65% 20万元起售 [5] - 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1年期和2年期利率均为1.20% 3年期利率1.55% 招商银行最高利率仅为1.40% [6] 产品供需状况 - 大额存单转让活动多在特定时段"限量"出售 由于风险低且利息较高 产品上架后基本"秒光" [6] - 在低利率背景下 锁定长期收益是投资者重要诉求 3年期和5年期产品基本下架 银行压降存款利率导致后续新产品利率继续走低 [6] - 民营银行通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率精准触达对收益敏感的储户群体 作为市场化竞争策略 [6] 行业趋势分析 - 定期存款短期化将是未来趋势 这是银行主动调节期限结构与客户增加流动性的双向结果 [7] - 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高息定期存款到期后 难以用同类产品续接 部分银行大额存单额度可能供给不足 [7] - 大额存单可在保持收益基础上进行转让 支取灵活 能防范流动性风险 这一优势吸引众多投资者 [7] 银行净息差状况 - 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42% 处于低位水平 上市银行净息差约为1.33% 同比下降13个基点 [9] - 二季度国有行 股份行 城商行 农商行息差分别边际变动-2bp 0bp -1bp -1bp至1.31% 1.55% 1.37%和1.58% [9] - 2025年内降息仍有空间 资产端继续承压 但监管引导银行挂牌利率下行 净息差下滑速度有望放缓 [9] 银行差异化策略 - 招商银行净息差1.88% 较行业平均水平领先40多个基点 活期存款占比超过50% 可压降空间更小 [10] - 该行对高成本存款严格控制占比较低 零售业务占比50%以上 零售业务收益较高 [10] - 经济增长确定性增强对信贷需求形成支撑 提振消费措施促进信用卡消费贷款和零售贷款 对称降息对息差下降有缓释作用 [10] 长期影响因素 - 银行净息差本质是资本投资回报率 周期5-9年 受技术 资本 劳动力 企业组织效率和全社会分配关系五大因素影响 [11] - 长期需改善社会分配关系 提高KTI增加值占比 通过教育提升劳动力单位产出 提升高附加值KTI服务业占比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