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法治思维应对网络安全新问题(金台锐评)
人民日报·2025-09-24 22:59

行业现状与成就 - 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9月15日至21日举行[1] - 行业在网络安全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但面临人工智能深度伪造难以防范 大模型训练导致个人信息和数据泄露 云计算引发产业数据安全等新挑战[1] 法规与治理框架 - 网络安全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及各类法规规章已建立基本制度 需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1] -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发布 将AI安全风险细化为技术内生安全风险和技术应用安全风险等类别 提出30项技术应对措施与14项综合治理措施[2] - 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完善不履行违法信息处置义务的法律责任 明确销售不合格网络设备和产品的法律责任[2] 公众参与与执行机制 - 个人和组织有举报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权利 但相关规定较为原则 导致部分单位与群众不知如何报告事件[3] - 《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发布 规定网络安全事件的报告程序 对象和时限要求 网信部门建设12387热线电话及网站 邮箱 传真等渠道[3] - 执法监管部门需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威胁感知与应急处置能力 采用活体检测和动态验证等技术防范AI犯罪 通过"护网"专项行动检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3] 发展目标 - 需构建安全清朗的网络环境 将互联网"体量"转化为经济社会"增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