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四中院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多举措助推生态环境修复
新京报·2025-09-24 14:22

9月24日上午,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四中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发布一批环境资源审 判助推生态环境修复的典型案例,涵盖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多个领域,通过创新裁判方 式、强化预防性保护等举措,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司法保障,同时向社会传递生态保护法治理念。 案例一:安装充电桩替代修复,破解大气污染赔偿难题 某汽车公司在北京销售的两款机动车,因不符合环保生产一致性要求,排放检测结果超过轻型汽车污染 物排放限值被行政部门处罚。随后,某基金会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该汽车公司承担民事侵权责 任。审理期间,某汽车公司认可违法事实并愿担责,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致歉公告。 四中院在向社会公告后,未收到反对意见,随后作出调解书,要求汽车公司停止生产销售不达标车辆, 完善其生产工艺和技术,保证今后生产销售的车辆均达标;同时,要求某汽车公司采用安装新能源电动 汽车充电桩的方式修复生态环境。某汽车公司需要在北京市范围内公共场所安装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 100根,并负责维护5年。费用不低于鉴定评估的修复成本。 空气环境本身具有自净能力。四中院通过创新司法责任形式,将传统罚款或修复难以根治的污染问题采 用替代修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