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债周年倒计时:精准释放地方债资金效能,助力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华夏时报·2025-09-24 11:11
华夏时报记者张智北京报道 地方债是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器的重要工具,地方政府债务的妥善处理事关经济平稳运行。 "我国地方政府债在过去五年实现了全方位的发展完善。一方面,体量翻番,存量规模从2020年末约25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末的近50万亿元,每年新增债 务限额屡创新高,有效弥补了地方财政的缺口;另一方面,投向领域最大限度扩围,专项债从2020年重点投向7个领域到如今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灵 活支持了地方的发展。"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2025)》发布会上,财政部金融司原司长孙晓霞表示。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诚信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毛振华提醒,债务持续性不是一个静态目标,而是动态治理过程,要把握好债务增长 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是政府非常有效的筹资渠道,在关键时期为宏观经济注入了强心剂;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长期累积下,不断膨胀的债务总量在财政放 缓期会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变量。"毛振华在会上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为了解决这种变量,支持化债,2024年,我国从建制县化债试点到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到一揽子"6+4+2"化债组合拳以及通过特殊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