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不需要更“聪明”的中介,需要更透明的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24 06:28
每经评论员 陈梦妤 现行法规对"心理战式压价"缺乏明确界定,购房者维权时证据难以固定。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中介机 构通过大量控制房源,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操纵区域房价的能力,这种市场集中度下的"定价权垄断", 比单次欺诈更具破坏性。 甚至有中介老板透露,通过此类操作月入超50万元,这也解释了此类事件多年常存的原因,其盈利逻辑 已从一般意义上的"促成高价交易"转向"以量换价"。 这种"表演经济学"模式,不仅制造焦虑,也直接扭曲了市场定价机制。房东在"虚假需求"的轰炸下被迫 降价,而真实买家则被误导性报价干扰判断,最终形成"中介定价、市场买单"的畸形格局。 从整体看,当前二手房市场的透明度缺失呈现三重特征:成交价隐匿、信息不对称、监管滞后。 不少普通购房者可能都没意识到,想购买一套二手房,在公开平台往往查询不到其历史成交记录,在买 卖双方都无法获取真实交易参照系的背景下,极易将中介推荐价认同于市场公允价。这给了小部分人极 大的操作空间。前些年,多地曾试点二手房政府指导价,但在实际执行中阻力重重,最终悄然取消。 这两年,二手房交易市场可谓"百花齐放",不少出身正规中介机构的经纪人,甚至是曾经的房企专业人 士等等都化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