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故事
人民日报·2025-09-24 02:09
扬帆致远—— 郑和的故事历久弥新 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 李培峰 我是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李培峰。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时,曾在马六甲建立官厂,其 带来的繁华延续至今。我今天带了郑和布袋戏偶,如今人们仍然祭拜"三保大人"郑和,也让布袋戏得以 传承。在整个东南亚岛屿间,"三保大人"依然以三宝垄、三宝山、三宝庙、三宝井的传说活在人们心 中。 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珍藏着郑和留下的用汉字、泰米尔文、波斯文3种文字刻制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其上记载郑和船队向当地佛寺布施金银、丝绸的史实。2014年,时任斯里兰卡总统将该碑拓片作为国礼 赠予习近平主席。中斯两国还联合将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成功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今天站在这里,我想对中国的朋友们说:谢谢你们,你们的温暖让我更爱这片土地!先辈的友谊是根, 我们的故事是枝叶。未来的岁月里,希望更多年轻朋友能一起浇灌这棵友谊之树,让它结出更甜的果 实! (本报记者 曹树林整理) 文化互鉴—— 艺术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连接 郑和的故事历久弥新。600年潮涌潮息,郑和船队的古老帆影并未沉入历史的苍茫,而是化作了"一带一 路"宏图中跨越山海的璀璨桥灯。他播撒的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