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模与产量 - 2024年河南省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达68.1万辆 同比增幅超117% [1] - 2024年上半年河南新能源汽车产量33.31万辆 跻身全国前十 [1] - 郑州与洛阳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已达千亿级 正向万亿级目标迈进 [1] - 郑州聚集7家整车企业 年产能突破260万辆 产业规模站上2000亿元台阶 [4] 双城协同分工模式 - 郑州聚焦整车制造与集成 洛阳专攻电池及关键零部件配套 [4][5] - 洛阳LYC轴承公司每15秒生产一套轮毂轴承 每日为郑州比亚迪供应近万套产品 [2]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全面投产 累计产值突破100亿元 [12] - 宇通过去五年在洛阳采购额达15亿元 未来五年采购额有望翻倍至30亿元 [10] 技术合作与创新突破 - 氢沄公司为宇通提供氢燃料电池系统 已搭载近200辆氢燃料重卡 [7] - 凯迈机电缓速器产品打破进口垄断 成功进入宇通供应链 [7] - 宇通与河南科技大学联合攻关燃料电池控制技术 与中国船舶725所合作突破双极板技术 [10] - 洛阳拥有40余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 覆盖动力电池、精密轴承及高端材料领域 [4] 产业集群建设进展 - 郑州在航空港区、经开区打造"4+N"零部件产业园 形成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4] - 洛阳形成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雏形 涵盖电池材料、关键零部件及氢能技术 [4][7] - 郑洛协同推动"研发在郑、制造在洛、应用在圈"的产业链分工模式 [11][13] 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 - 郑州整车本地配套率不足60% 存在供需错位和行政壁垒问题 [5][11] - 需建立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完善税收、土地及人才流动政策 [13][18] - 建议搭建多式联运体系降低物流成本 建设"一小时产业圈"提升协同效率 [16][13] - 需加强电池续航、智能驾驶等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避免同质化竞争 [11][18]
一场目标万亿的“双向奔赴” 郑州造车 洛阳供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