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修文物一样织补城市 赓续文脉让大吉巷焕新彩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2025-09-23 03:31
项目背景与定位 - 中海大吉巷项目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骡马市大街 是宣南文化集中承载地之一 保存大量明清至近代历史建筑群 包括康有为故居、米市胡同29号院、《每周评论》旧址等文保建筑[1][2] - 项目通过城市更新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商圈的有机融合 采用"像修文物一样织补城市"理念 避免大拆大建 采取局部针灸式修复手法[3] 保护与修复措施 - 前期对历史文物建筑进行精细化评估 整理出48处有保护价值的院落、61处一般传统院落、9处珍贵历史构筑物、5条传统胡同[3] - 遵循最小干预原则 保持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 由当地居民提供第一手资料绘制13个院落复原图 结合历史照片与县志资料精准还原[3] 商业开发现状 - 打造1.2万平方米多场景活化利用的生态运营公共绿地空间 包含廊架、庭院、露台、篮球场与口袋公园[5] - 地下建设三层圆形下沉式大型商场 与古建筑群嵌合 形成文创消费氛围浓厚的商业综合体[7] - 店铺融入古建筑形态 设置四合院书屋与茶铺 通过新消费场景活化历史建筑[5] 社会与文化价值 - 项目定期开展免费文化展览活动 为周边居民拓展运动休闲场地 成为"可漫步、可休憩、可呼吸"的绿色地标[5] - 外媒评价认为项目成功融合千年传统与现代风貌 兼顾文化遗产保护与商业开发[7][9] - 通过"文化+"赋能城市更新 完善城市功能 激发消费新活力 提升民众幸福感与获得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