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专项债存偿还压力,国务院已出招
第一财经·2025-09-23 03:19
专项债余额快速攀升,而一些地方财政紧张,偿债压力加大 防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下称专项债)风险引起全国人大关注。 而此前多个省份审计报告显示,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因前期申报夸大项目收益、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导致资金闲置,项目 运营后收益不及预期。 比如,广东省审计厅今年披露的审计报告显示,1 个市 3 个专项债项目年度实际收益未达预期,涉及 6.6 亿元。山东省审计厅今 年公开的审计报告显示,1市9县35个项目建成后收益未达预期,涉及债券资金49.95亿元。 目前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再融资债券来偿还到期的专项债本金,也就是"借新还旧"。但是专项债利息必须要用财政资金偿 还,不被允许"借新还旧"。 一位西部地方财政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当地个别欠发达市县偿还专项债利息比较困难。 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公布了《关于2024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监督调研报告》(下称《调研报 告》),其中提及当前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化解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时称,近年来由于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力实施 积极的财政政策,叠加实施专项债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政策和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政府法定债务规模增长较快。一 些地方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