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厂改进困境:当“忙碌”掩盖了竞争力下滑的真相
36氪·2025-09-23 01:22

在很多制造企业里,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忙"成了万用的理由。现场每天都在追赶订单,员工 精疲力竭,管理层也承受巨大压力。看似车间满负荷运转,实则潜藏危机——客户持续压价、竞争不断 加剧,企业的未来越来越难以为继。 有工厂尝试过发起效率提升项目,本意是为了减轻一线负担、提升产出。然而,一旦进入执行阶段,现 实却变了样: 甚至有人干脆缺席,导致团队分裂、相互指责,最终项目失败。 这并不是工厂独有的难题,而是改进活动与日常生产发生冲突时,缺乏管理机制和优先级判断的典型表 现。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太忙",而在于: 管理者没有清晰界定生产与改进的优先顺序; 缺乏对现场工作量的量化认知; 改进被当作附加任务,而不是战略任务。 如果不及时改变,"忙"会掩盖问题,让工厂逐渐失去竞争力。相反,只有把改进纳入日常管理逻辑, 把"忙碌"转化为"改进的理由",企业才可能走出困境。 忙碌之下,改进项目"崩盘" 在我们走访过的工厂里,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生产线永远处于高负荷状态,员工疲惫不堪,管理层 却依旧在为客户的持续压价而焦虑。表面上产能运转正常,实则已是"强弩之末"。 有人说"生产太忙,没空开会"; 有人说"工作太多,改进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