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周期掘金正当时 基金经理纵论攻守道与价值锚
上海证券报·2025-09-22 18:48

多重因素推动周期股上行 - 国内经济运行呈现稳步复苏态势 叠加全球货币环境有望转向宽松 有利于周期资产表现 [8] - 供给侧约束 工业周期向上预期等核心因素驱动 以铜 铝为代表的有色金属等上游资源品走出不错行情 [8] - 部分战略小金属品种领涨市场 以稀土板块为例 受政策及供给侧减量等因素催化 市场预期全面转向乐观 [8] - 煤炭 钢铁 化工等传统行业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稳步推进 出现结构性反弹 [8] - 周期行业整体表现相对落后 周期板块估值明显偏低 具备估值修复的逻辑 [9] - 铜 铝 黄金等品种价格走高 为周期板块表现提供了支撑 [10] - 周期板块部分上市公司近年来存在扩产逻辑 从供给量上带来了一定的边际弹性 [11] - "反内卷"政策稳步推进 从供给端改善了市场对钢铁 化工等行业供需格局的预期 [11] 景气复苏与估值水平 - 有色金属核心公司今年以来涨幅可观 但是估值普遍仍为十余倍 以黄金股为例 当前其静态估值几乎处于最便宜水平 [12] - 有色金属板块的上涨更多是对业绩增长的滞后反应 并未出现系统性的估值提升 总体并未出现估值泡沫化的风险 [12] - 随着景气度回升 不少周期类公司业绩同步改善 公司盈利增长为股价上涨提供了坚实基础 [12] - 市场信心逐步提振后 这些公司的估值从低位水平逐步修复 整体估值水平较年初有所抬升 但仍处于合理区间 [12] - 部分铜企和稀土磁材公司的股价涨幅较大 目前这些公司的估值接近历史均值水平 处于相对合理的位置 [12] - 铜板块估值风险不高 对其后续表现持积极态度 估值风险更可能出现在稀土磁材等行业 [13] - 在稀土板块中 市场对部分个股明年的估值已达数十倍 这类公司股价上涨更多受到地缘因素驱动 被赋予额外的估值溢价 [13] 行业投资阶段判断 - 预计四季度PPI将出现拐点 PPI回升意味着资产价格回升向好 宏观经济企稳回升 市场风格将出现重大切换 [14] - 当前周期行业处于从较低位置修复向扩张初期过渡的阶段 尚未进入景气过热的顶部区间 [14] - 经历前三季度反弹后 周期板块估值有所修复 但总体不算高 多数细分行业估值处于近年中位或偏低水平 [14] - 由于前期盈利基数较低 多数周期行业企业盈利呈现高增幅 但盈利规模尚未达到周期高峰 [14] - 行业景气度处于复苏起步阶段 企业绝对利润水平仍处于周期低位 远未进入全面繁荣阶段 [14] - 当前周期行业仍处在上涨的前半段 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于经济稳步复苏的看法不断强化 [14] - 行业之间的分化十分明显 有色板块表现更多来自供给的刚性属性以及更强的金融属性 [15] - 在全球流动性宽松和供给偏紧的背景下 加之新能源 AI等下游领域持续释放需求增量 有色行业在本轮行情中走在了前面 [15] - 一些中游行业目前仍处于估值修复的上半场 [15] 投资策略与行业配置 - 全面看好顺周期风格 并对顺周期资产进行战略性配置 [17] - 在行业选择中重点关注需求侧逻辑的强弱 优先选择需求逻辑强的行业 [17] - 行业配置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包括工业金属 小金属 贵金属 第二梯队包括传统中游顺周期龙头 第三梯队为后周期板块如通用机械 食品饮料 餐饮 地产等 [17] - 采取"以稳健防守为主 适度进攻为辅"的配置思路 仓位上不盲目加杠杆追高 精选具备强劲景气度 基本面且估值合理的标的 [17] - 重点配置兼具防御与稳健的方向 关注前期相对滞涨且具备高股息率特征的周期板块标的 [17] - 策略仍然偏向进攻 重点关注三类指标 一是价格 持续跟踪核心周期行业中关键产品的价格变化 二是数量 特别是库存去化的节奏是否超出预期 三是个股层面的因素 [18] 潜在挑战与机遇 - 最大的战略性机会依然在大部分处于低位的顺周期资产 如果全球风险资产出现大幅下行 A股顺周期资产依然具备较强韧性 [19] - 周期行业面临的潜在挑战主要来自需求端 以有色中的铜 铝为例 需求弹性主要来自新能源车 电力投资以及AI相关产业 [19] - 钢铁 化工等中游行业与地产链和总需求紧密相关 其复苏节奏可能会更靠后 应重点关注房地产市场能否企稳回升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