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政策导向 - 反内卷政策核心目标是解决产业链产能过剩和低价新增问题 重点聚焦中游行业而非上游[3] - 政策聚焦中游行业的必然性基于两大维度:上游产能利用率达80%显著优于中下游70% 上游利润保持正增长且盈利处于历史高位而中下游承压[3] - 光伏、汽车、快递等行业政策陆续出台 反内卷已形成自上而下政策共识 中游行业对政策反应更为积极[3] 化工行业受益逻辑 - 化工行业受益于PPI连续为负需改变、中游极度内卷低价竞争、周期行业中游特征明显三大逻辑[4] - 政策影响路径分为主动型(协会发力、价格指导 适用于有机硅/涤纶长丝/TDI等集中度高易协同子行业)和被动型(装置技改、产能置换 适用于纯碱/农药等子行业)[4] - 供给端产能扩张周期接近尾声:在建工程增速连续两季度环比下滑 2024年多子行业产能增速转负 反内卷政策通过淘汰老旧装置和严控审批进一步遏制新增[5] - 需求端存在高增长与低库存错配修复空间:2021-2024年氨纶/涤纶/有机硅等需求增速达5%-10% 开工率70%-90%但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政策落实后仅补库需求就可带来5%-10%增量[6] 行业配置时点与安全边际 - 周期股股价表现通常领先商品价格反应 当前化工行业可能已进入预期修复阶段[7] - 基础化工和石油石化行业市盈率分位数处于历史极低水平 化工品商品价格分位数多在20%-30% 显著低于有色等板块90%以上分位数[7] - 资金对化工板块关注度持续提升 市场情绪向积极方向转变提供资金面支撑[8] 下半年市场展望与策略 - 反内卷应聚焦产能严重过剩且盈利困难的中游领域 如光伏、新能源车及化工部分子行业 而非煤炭/有色/钢铁等已完成产能结构调整的行业[9] - 重点关注草甘膦、有机硅、多晶硅等尚未获得充分关注的中游周期品 持仓策略坚持性价比优先原则[9] - 对价格高位、股价高位且基本面或将走弱品种保持谨慎 对价格分位、盈利分位处于低位且具备供给改革预期品种给予更高重视[9]
反内卷背景下化工行业投资机会解析——对话国投瑞银基金经理汤龑
搜狐财经·2025-09-22 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