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陪伴经济”的市场潜力
人民日报·2025-09-22 03:18
行业定义与价值 - 行业通过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式提供陪诊、陪护、城市陪拍、装修陪跑等多样化、个性化陪伴服务 [1] - 行业核心价值在于以市场逻辑弥补因家庭结构小型化、社会变迁所带来的生活需求缺口 [1] - 行业服务避免了人情往来的心理负担,使获取陪伴变得直接高效 [1] 行业驱动因素 - 人口流动导致家人朋友地理分隔普遍,创造了陪伴服务的社会化需求 [1] - 新一代消费者注重情绪价值满足,更愿意为定制化、专业化陪伴体验付费 [1] - 家庭规模小型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使行业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3] 市场规模与潜力 - 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人民币 [3] - 行业潜力在于满足人们在不便时获取帮助、发展爱好时找到同道、感到孤独时寻求连接等广泛情感和生活需求 [3] - 越来越多消费者有能力且有意愿购买即时、专业、规范化的社会服务 [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目前处于自发状态,服务水平高度依赖个人素质,服务体验不确定性高 [1] - 服务需要基于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不能机械执行流程,需融入人文关怀 [2] - 服务需在保持合理边界和距离的同时,筑起安全和隐私方面的护栏 [2] 规范化与发展路径 - 推进规范化建设是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些机构已开始探索细化服务标准和流程 [1][2] -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联合22家单位发布了《老年陪诊服务规范》,对服务流程、安全守则、投诉机制等作出规定 [2] - 部分养老服务机构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追踪、评估服务,以建立陪诊全流程服务标准 [2] - 加强标准化建设短期可能放缓市场开拓,但长期看是必不可少的先手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