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碳协同核心观点 - 电碳协同是实现能源安全与气候目标的重要路径 通过电力系统与碳治理体系的协同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1] - 电力系统是社会深度脱碳的核心基础设施 提供规模可观 安全可靠 经济可行的绿色电力 是工业 交通 建筑等领域低碳转型的根本保障 [2] - 电碳协同从目标路径 市场机制 核算基础与产业布局等多个维度实现突破 在"十五五"碳达峰关键阶段满足电力消费刚性增长需求并统筹新能源消纳与系统安全 [1][4]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 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系统 2024年全国发电量首次突破10万亿千瓦时 占全球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 [2] - 新能源 储能 氢能等既是能源结构转型关键技术 也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零碳园区 绿电园区 绿色工厂等创新模式实现能源 产业 数据多要素深度融合 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低碳协同 [3] 市场机制建设 - 电碳协同推动碳市场 电力市场 绿电绿证交易等多机制形成政策合力 通过目标协同与政策联动激励多元主体参与减排 [2] - 全国碳市场快速发展 覆盖范围逐步扩展 管控直接碳排放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速建设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4] - 绿电绿证政策和市场机制健全完善 持续提升绿色电力供给能力 [4] 核算体系构建 - 电力系统充当数据支撑平台 为不同区域 行业及企业提供精准碳核算服务 助力碳治理精细化与科学化 [2] - 电力在全国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设中角色日益重要 实现多层级电力碳核算数据互联互通是支撑全社会深度脱碳的重要基础 [4] 产业布局优化 - 产业绿电协同推动产业与能源结构深度耦合优化 实现清洁能源与产业发展的空间匹配和价值闭环 [5] - 算力电力协同以数字化赋能电力系统绿色转型 同时推动绿色电力服务数据中心 智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减排 [5] - 绿电供需协同形成"源网荷储"协同的低碳用能模式 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力 [5] 目标实施路径 - 制定基于"安全—低碳—经济"动态平衡的电力减碳路线图 统筹能源安全 低碳转型和经济可承受性 [4] - 在电力需求不断增长背景下 必须避免因过度侧重某一目标而影响整体系统稳定性 [4] - "十五五"时期需满足电力消费需求刚性增长 同时统筹新能源高效消纳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
电碳协同是实现“双碳”目标重要路径——访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张晓萱
中国电力报·2025-09-22 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