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赋能 绘绿成卷
证券日报·2025-09-21 23:21

双碳目标与资金需求 - 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 [1] - 2024年至2030年减缓气候变化资金需求达25.2万亿元 年均3.6万亿元 [2] - 2031年至2060年总资金需求规模达243万亿元 年均8.1万亿元 [2] 绿色金融政策框架 - 出台《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等配套文件细化金融机构操作路径 [3] - 2021年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统一标准并剔除化石能源项目 [4] - 碳减排支持工具以优惠利率引导信贷流向新能源领域 [5] 绿色信贷发展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达42.39万亿元 [6] - 较年初增长14.4% 上半年新增5.35万亿元 [6] - 资金用于火电机组改造、循环经济体系和园区低碳化升级 [6] 绿色债券创新 - 新能源企业发行碳中和债券用于光伏和风电场建设 [7] - 高耗能企业发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将利率与减排目标绑定 [7] - 金华轨交发行4亿元碳中和债券 年减排二氧化碳50564.35吨 [7] 股权融资与碳市场 - 资本市场支持绿色技术研发和产业链整合 [8] -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7.15亿吨 成交额490.40亿元 [9] - CCER市场已登记23个项目 核证减排量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9] 现存挑战 - 资金供需匹配精度不足 部分项目难对接金融资源 [11] - 环境风险量化评估工具缺乏 制约高碳转型领域投入 [11] - 碳市场与绿色信贷债券联动不足 衍生工具创新滞后 [11] 未来发展重点 - 需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谱系覆盖初创期和转型期企业 [12] - 加强国际减排量互认机制建设 提升碳市场国际地位 [12] - 推动CCER标准体系国际化并抢占新兴领域标准话语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