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职业弹幕人”乱象,营造清朗网购环境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9-21 22:47
用批量弹幕构筑话术陷阱,雇佣"职业水军"伪造减肥奇迹,假借"过来人"身份吸引消费者上当受骗。近 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属地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出10万元罚单,成为成功查办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直 播电商"职业弹幕人"首案。 什么是"职业弹幕人"?它为何兴起、有什么特点?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消费市场中,消费者如何擦亮 双眼,识别其伪装?各方如何发力打造"诚实清朗"的消费环境?记者进行了采访。 另据《报告》,我国去年直播电商用户规模突破5.97亿,占全部网民规模的五成左右。马丽红指出,对 网络诚信体系而言,"职业弹幕人"极易透支公众对网络信息内容、平台和企业的信任。因此,"职业弹 幕人"乱象理应得到治理。 上网当"托",扰乱市场秩序 今年6月,北京某生物科技公司直播销售一款名为"燃咔果冻"的食品。直播间里,"真给力,3颗就瘦了 3.2斤""3天成功7天破(减肥)平台期"等夸张弹幕不断刷屏,令一些消费者跃跃欲试。 然而执法人员通过IP地址分析和用户行为建模发现,该公司涉嫌购买第三方服务,批量发送虚假弹幕, 而其雇佣的这些尚未用过产品或明知产品无效却依旧操控虚假账号刷屏的团伙,就是"职业弹幕人"。他 们在直播、短视频等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