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为笔 文明为墨(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2025-09-21 22:22

推动文化空间提质扩容,筑牢文明城市的物质根基。城市文化设施是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市民文 化权利的物质保障。北京东城,剧场林立、书店遍地,形成"戏剧东城""书香东城"品牌;浙江杭 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已覆盖全市绝大部分社区……当图书馆不再"高冷"、博物馆不再"遥远", 文明便真正融入了市民的日常。各地要以补短板、提效能为导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织密文化服 务网络,通过优化文化空间布局,让优质文化资源触手可及,促使"文化为民"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推动文脉传承赋能,彰显文明城市的独特魅力。从云南丽江的纳西族民居到海南海口的骑楼街区,从四 川阆中的"唐宋格局"到湖南长沙乐之书店的文化空间创新,各地守护文化根脉,让城市在发展中留住记 忆。城市建设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各地要加强对城市独特 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保护,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民生改善的相得益彰,厚植文化自信最深 沉的土壤。 推动文化活动铸魂,培育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文化活动的鲜活度,决定着城市文明的感染力。江苏南 京打造"非遗在社区"项目,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百姓零距离接触;贵州都匀打造多个主题鲜明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