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持续用力遏制农村高额彩礼
经济日报·2025-09-21 22:09

核心观点 -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将整治农村高额彩礼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 推动形成健康文明婚嫁新风[1] - 高额彩礼给农村低收入群体带来沉重负担 影响乡村振兴获得感 多地通过婚俗改革等措施有效遏制彩礼上涨势头[1] - 整治高额彩礼需兼顾社会和经济因素 既要避免一概否定彩礼 又要通过经济手段提高工作实效性[2] - 通过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 强化增收致富能力 可降低家庭对彩礼的过度重视[2] - 健全社会保障政策 加大对农村医疗投入 对"零彩礼""低彩礼"家庭给予养老保障支持[3] - 宁夏海原县推出13条正向激励措施 包括产业支持/就业培训/养老保险优先等 使低彩礼成为新风尚[3] 问题背景 - 高额彩礼现象衍生出"一动不动""万紫千红一片绿"等俗语 存在相互攀比/性别失衡/婚恋观念转变等社会原因[2] - 城乡收入差距大/家庭结构变化/养老隐忧等经济背景也是高额彩礼产生的重要因素[2] - 部分女方家庭索要高额彩礼实质是为未来生活寻求保障 而非单纯补偿养育付出[3] 整治措施 - 坚持宣传引导/婚俗改革/婚恋服务/打击婚托婚骗等多维度综合整治[1] - 通过优化经济布局 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生产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2] - 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政策倾斜 重点支持"零彩礼""低彩礼"家庭[2] - 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服务体系 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层面提供保障[3] - 鼓励新婚夫妇履行赡养责任 保障双方父母生活水平不下降[3] - 实施务工就业/技能培训/创业贷款等实质性激励措施[3] 政策成效 - 局部地区彩礼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1] - 宁夏海原县"零彩礼""低彩礼"从个别现象发展为新风尚[3] - 通过综合施策逐步消除高额彩礼滋生土壤 形成软约束与硬支撑相结合的长效机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