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17日,中国ETF市场总规模达5.35万亿元,涵盖1311只产品,非货币ETF规模为5.2万亿元,涉及1284只产品 [6] - 全行业55家基金公司共有370位ETF基金经理管理上述资产 [1][6] - 非货币ETF规模集中度高,前14家公募机构管理规模合计4.55万亿元,占比85%,其中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规模均超8000亿元,华泰柏瑞基金以5700亿元位列第三 [6] - 行业尾部公司规模较小,25家机构非货币ETF规模不足百亿元,南华基金规模仅0.4亿元 [6] 产品与人员分布 - 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非货币ETF产品数量领先,分别为112只和102只,富国、国泰、南方等公司产品数量在65-77只区间 [7] - 55家基金公司中有27家非货币ETF数量不足10只,占比超50% [7] - 易方达基金拥有27位ETF基金经理,为行业最多,富国、南方和博时基金分别有18位、17位和17位 [7] - 华夏基金虽产品数量最多,但基金经理仅16位,行业共有17家公司ETF基金经理数量达10位及以上 [7] 基金经理工作模式 - ETF基金经理需全天候监控全球市场动态,包括隔夜欧美市场表现、经济数据及实时盘面异常情况 [4] - 日常工作涵盖组合管理、流动性监控、跟踪误差分析及PCF清单复核,工作时间常延长至深夜11点后 [4][5] - 非交易日需关注市场流动性变化、指数调整公告及节后调仓准备,保持与交易所、做市商的沟通 [5] - 部分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数量达10只以上,其中国泰基金麻绎文管理15只ETF,银华基金张亦驰和万家基金贺方舟均管理14只 [8] 核心能力要求 - ETF基金经理需严格控制跟踪误差,确保组合与指数成分股及权重高度一致,并注重流动性管理以降低交易成本 [9] - 需建立行业研究框架,尤其在主题ETF(如红利策略)中需形成独立认知逻辑以支持客户沟通 [9] - 调研活动集中于指数权重股及热门赛道,如医药、光模块等行业,主要通过卖方研报、路演及专家交流获取信息 [10] 销售支持与路演强度 - ETF基金经理需频繁参与路演及客户交流,年均路演场次约100场,头部机构团队年路演量可达200场 [11][13] - 新基金发行期间路演强度显著增加,需在1个月内完成约30场线下路演,并同步处理建仓、调仓及媒体活动 [12] - 销售支持工作包括制作PPT、撰写推广文档及公众号内容,路演频率取决于公司规模及产品发行计划 [10][11] 薪酬与考核机制 - ETF基金经理薪酬采用"固定工资+绩效奖金"模式,考核综合考量规模、团队竞争力、产品市场地位及投资者认可度 [13][15] - 绩效考核遵循基金业协会指引,要求绩效薪酬递延支付不少于3年,且关键岗位递延比例不低于40% [13] - 2025年证监会强化薪酬与业绩关联,要求对3年以上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降薪,业绩显著超基准者可提薪 [14] - 奖金分配向业务团队倾斜,ETF团队奖金总额取决于业务线对公司总收入的贡献,投研与销售团队按系数共享奖金 [15][16] - ETF基金经理薪酬普遍低于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且仅规模前20的基金公司能在ETF业务实现盈利 [16]
5万亿元规模ETF的370名基金经理薪酬揭秘
搜狐财经·2025-09-21 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