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运河风物志㊺ | 十八械武风生起
广西日报·2025-09-21 02:34
"十八械的套路丰富,分九长、九短与九对练。"白光忠解释说,"虽称十八械,实不止于此。生活中许多物件皆可为兵器,哪怕是一根烟斗,也藏有独 门招式。"他马步一沉,棍随身转,横扫劈空,风声骤起,令人闻风而退;收势目光如炬,尽显武术大家风范。 灯光下,年近八旬的白光忠鬓发如银,却身形挺拔。他8岁随父习武,以晒谷场为堂,71年来每日不辍,磕碰、刀伤是家常便饭。 "只有白师傅的棍能打出风声,我们练数年也不及。"徒弟刘再东语气敬佩。他自小在村里与小伙伴们练武,工作后重拾旧艺,3年多来坚持每晚练习, 最擅斧术。如他一般慕名拜师的,不乏机关干部、教师、企业管理者等各界人士。 谈话间,3名弟子分别展示半月锄、钉耙、斧头的套路。只见月锄劈空、钉耙舞动、斧刃惊鸿……伴以浑厚"杀"声,格挡劈击干净利落。在他们手中, 这些农具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焕发出刚柔并济的质朴力量,令人叹为观止。 白氏十八械的起源,是农民在田间休憩时以农具切磋,强身自卫,后渐成体系。据白氏族谱记载,白光忠曾祖白凤浩,清咸丰元年(1851年)参加金田 起义负伤,疗伤期间精研家传武艺;1875年从玉林迁居横州,将客家武技与壮族农具相融合,正式创立白氏十八械,历经15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