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上市公司而非个人投资者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中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群体 持有价值1.3万亿元的投资性房产[1] - 2024年出现上市公司大规模抛售房产现象 抛售数量同比大幅增加[1][4] - 政策环境变化促使企业投资者退出房地产市场 包括"五一七楼市新政"和国企收储机制[6] 上市公司房地产投资规模 - A股3700多家上市公司中 超过1800家持有投资性房产 占比近50%[1] - 上市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产总价值达1.3万亿元 相当于十个北京三环商品房的体量[1] - 广州地区2023年上半年累计售出763套房产 平均每日售出4套[1] 企业抛售房产案例 - ST海马2019年一次性出售401套房产 回收资金3.34亿元[2] - 广州浪奇持有3000套市中心公寓 通过补偿款获得26亿元资金[2] - 2023年有33家上市公司通过卖房保壳 较2018年数量增加8倍[4] - 2024年赛隆药业一次性出售48套房产 四创电子出售上海陆家嘴写字楼[4] 企业投资房地产动机 - 2013年国务院文件明确房地产为支柱产业 催生10万家开发商[4] - 限购政策主要针对个人 企业购房不受限制[4] - 部分企业依靠房产租金维持收益 ST凯文14处房产月租金收入超百万元[4] 房地产投资风险案例 - 东方电气2010年2000万元购入27套房 2016年半价仍无法售出[4] - 中国中车持有300套商住房 最终以两折价格处置[4] - 华南城因609亿港元债务最终清盘收场[4] 房地产市场影响 - 企业炒房推高房价 影响刚需群体购房能力[6] - 银行资金流向房地产 挤压制造业融资空间[6] - 华为因深圳房价过高搬迁至东莞 每年支付数亿元住房补贴[6] 政策环境变化 - 2024年"五一七楼市新政"取消房贷利率下限 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6] - 国企直接收储开发商库存房转为保障房[6] - 北京朝阳法拍房从1.2亿元降至6000万元由国企接手 深圳湾豪宅降价40%由国企接盘[6]
谁在掏空中国楼市?囤房1.3万亿!中国最大炒房团要清仓走人?
搜狐财经·2025-09-21 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