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G新指南“三箭齐发”之后
经济观察网·2025-09-20 05:27

中国ESG信息披露制度发展 - 中国证监会指导沪深北交易所于2025年9月5日发布第二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新增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和水资源利用三个环境议题披露指南[2] - 这是继2025年1月首批指南后的进一步完善 标志着中国ESG信披制度细化落地[2] 上市公司应对策略转变 - 企业从最初困惑逐步转向主动应对 成立由董事长挂帅的ESG专项工作组[8] - 通过第三方咨询机构培训转变观念 将ESG视为发展机遇而非合规成本[8] - 系统化ESG管理帮助企业识别风险发现商机 提升长期竞争力[27] 数据治理挑战与解决方案 - 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 统计口径不一 如水资源利用存在取水量、废水排放量和水费支出等多口径数据[10][11] - 建立统一数据采集核算体系 投入开发ESG数据管理平台自动生成环境绩效报表[12][13] - 大型国有银行投入数千万元开发碳核算系统 制造业安装监测设备改造生产线[14][15] 人才市场变化 - ESG职位招聘需求增长300%以上 复合型人才年薪达80万-150万元[18] - 出现环保组织人员转任企业ESG总监、认证机构审核员被制造业挖角等人才流动现象[18] - 企业更倾向内部培养人才 通过系统培训结合轮岗实践[18] 咨询服务需求激增 - 会计师事务所ESG咨询业务量同比增长200%以上 需从海外调派专家[20] - 服务范围包括差距分析、数据系统搭建、披露文件编制和评级提升策略等[20] - 客户需求多元化 从基础合规到行业领先实践模式[21] 标准实施中的困惑 - 国内外标准差异导致企业需同时满足国内披露要求和国际投资者期望[22] - 范围三碳排放披露边界不明确 无限追溯将使数据收集量几何级增长[23] - 部分行业指南要求不完全适用 缺乏行业性实施细则造成操作困惑[25] ESG投入效益显现 - 制造业通过能源使用梳理发现节能改造机会 预计两年内收回改造成本[16] - ESG投入不仅带来社会效益 也能产生经济效益[17] - 企业将ESG融入战略经营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统一[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