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卫生部门:“以蚊灭蚊”控制蚊媒疾病效果有待评估
新华网·2025-09-20 01:42
技术评估背景 - 法国国家卫生安全署评估“以蚊灭蚊”技术控制蚊媒疾病的可行性,认为仍需进一步评估[1] - 伊蚊属(如白纹伊蚊、埃及伊蚊)是主要病媒蚊,传播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寨卡病毒等病原体[1] - 因杀虫剂可能危害人类健康并使蚊子产生抗药性,释放经处理的蚊子成为替代方法[1] 主要技术类型与效果 - “不育昆虫技术”通过辐照使雄蚊不育,降低白纹伊蚊卵孵化率的证据为“确凿”,对埃及伊蚊为“很可能”[2] - “昆虫不相容技术”释放携带特定沃尔巴克氏菌的雄蚊,可降低三种伊蚊卵孵化率及雌蚊数量[2] - “种群替代技术”释放携带特定沃尔巴克氏菌的雌雄蚊,对降低登革热发病率有“确凿”效果,对降低基孔肯雅热发病率有“可能”效果[2] 技术局限性与潜在影响 - 目前缺乏充分数据确定这些技术是否能显著降低蚊媒传染病发病率[2] - 释放蚊子可能带来非预期效应,如破坏食物链、改变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模式等[2] 法国本土疫情数据 - 法国公共卫生署数据显示,今春以来法国已报告484例基孔肯雅热本土传播病例和21例登革热本土传播病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