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威胁下 提供5500亿美元投资的美日协议能否重振美国制造业?
第一财经·2025-09-19 15:33

美日贸易协议与投资框架 - 美日贸易协议正式生效 日本承诺5500亿美元投资 用于重振美国制造业[1] - 投资将流向半导体 制药 关键矿产 金属 造船 能源管道 AI和量子计算等经济与安全相关行业[2] - 特朗普将设立投资委员会 由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牵头 另设美日咨询委员会提供项目推荐和法律战略意见[2] - 美国向日本提交项目计划 日本须45天内回应并将资金以美元形式汇至美国[2] - 项目利润首先双方平分直至日本收回投资额 之后利润分配调整为美国90%和日本10%[2] 投资执行机制与约束条款 - 机制为美国政府提供显著控制权 日本需主动引导美方投资委员会考虑与其利益相符的项目类型[3] - 日本技术上可拒绝美方提议 但美国总统保留加征关税权利且可随时调整税率 以增强对日方约束力[3] - 卢特尼克将日本投资形容为资本召集 提出需求时日本提供资金 融资方式由日方自行决定[4] 美国制造业现状与政策影响 - 美国9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从11.9大幅下滑至-8.7 新订单与发货量显著减少[1] - 企业资本支出意愿持续低迷 招聘活动与投资意向未复苏 消费者信心未见明显改善[1] - 今年以来美国减少3.8万个制造业岗位 大部分流失发生在耐用消费品制造企业[7] - 美国制造商69%的中间投入来自国内供应商 近三分之一依赖进口 94%的商品进口为工业品[8] 企业投资承诺与实施挑战 - 多家跨国企业宣布规模上十亿美元投资计划 白宫归功于特朗普效应[5] - 部分投资计划早在拜登政府时期已公布或启动筹备 如安杜里尔工业2024年8月完成15亿美元融资但工厂建设计划早在特朗普就职前已宣布[6] - 从决定建厂到投产至少需要三至五年 政策环境可能完全改变[6] - 关税政策导致企业利润收缩 约翰迪尔销售额及营业利润同比下滑 钢铁与铝材进口相关成本高达约3亿美元 并裁员超过200人[6] 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应对 - 不确定性使企业采取观望态度 暂缓投资 减少招聘 严格控制劳动力成本[7] - 许多美国企业不愿申请财政援助 担忧长期偿还政府贷款 企业高管表示简化监管才是推动业务增长的关键[7] - 联邦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借助《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的行为非法 命令暂缓执行至10月中旬 最高法院已同意加速审理此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