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市值表现 - 2025年1月1日至9月19日公司A股股价上涨30.47% [1] - 9月18日公司A股盘中股价冲高至127.49元/股 总市值历史性突破1万亿元 [1] - 截至9月19日公司A股收盘价121.34元 总市值9706.33亿元 [1] - 公司A股市盈率达200多倍 显著高于台积电不到20倍的估值 [1] 技术突破与产业地位 - 公司成为目前中国大陆唯一具备较高制程能力量产验证的晶圆代工企业 [1] - 2022年7月公司在无海外设备前提下基于增强版工艺节点实现先进芯片生产 [7] - 纯国产高端手机搭载的国产芯片性能震撼市场 标志中国芯片制造能力重大跃升 [1] - 公司从成熟工艺代工厂转变为国产高端芯片希望 正在完成价值重估 [2] 关键发展时间线 - 2020年7月科创板上市首日收盘股价大涨202% 总市值达6137亿元 [4] - 2020年12月遭美国实体清单制裁 涉及10nm及以下技术原则上拒绝出口许可 [5] - 2021年3月披露2020年报营收274.7亿元(增长39%) 净利43.3亿元(增长142%) [6] - 2022年10月美国升级出口管制 国内出台芯片企业加速折旧减税等支持措施 [8] - 2023年8-9月高端国产手机发布带动情绪升温 股价阶段性走强 [9] - 2025年初DeepSeek事件成为股价暴涨重要催化剂 [10] - 2025年9月市值盘中突破1万亿元 受收购中芯北方少数股权等多因素推动 [11]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年二季度实现收入22.09亿美元(约158.7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2% [14] - 2025年二季度毛利率降至20.4% [14]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3.1%至323.5亿元 毛利率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至21.9% [17] - 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亿元 同比增长47.8% [17] - 2025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2.5% [18] - 上半年新增近2万片12英寸标准逻辑月产能 [18]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公司成为全球第三大晶圆厂 与三星差距缩小 [14] - 2025年二季度公司市占率为5.1% 较前一季下降0.9个百分点 [14] - 台积电同季市占率高达70.2% 营收300.7亿美元(同比增长44.4%) 毛利率58.6% [14] - 三星电子同季半导体部门利润仅约0.4万亿韩元 [14] 业务结构分析 - 上半年消费电子占比最高达40.8% 智能手机占比24.6% [17] - 工业与汽车领域占比10.1% 第二季度提升至10.6% [17] - 二季度模拟芯片需求增长显著 图像传感器平台收入环比增长超两成 [17] - 射频收入环比也有较高增幅 [17] 资本运作与扩张 - 2020年科创板上市募资总额达532.3亿元 创科创板纪录 [4] - 2024年80亿美元年收入对应73亿美元资本支出 资本投入比例超90% [16] - 近6年通过股权融资84亿美元 借款94亿美元 非控股股东注资94亿美元 [16] - 9月8日公布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预案 中芯北方月产能超过7万片 [20] 行业环境与需求趋势 - AI应用需求快速增长及中国本土芯片设计公司对先进制程工艺需求提升 [12] - 生成式AI 智能终端芯片 自动驾驶芯片推动先导性领域增长 [12] - 2024年第四季度到2025年中国晶圆代工厂产能利用率急速上升 [16] - 八英寸厂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部分厂商启动涨价措施 [16] - 成熟制程价格战告一段落 公司盈利能力快速修复 [15] 机构观点与市场预期 - 高盛9月16日上调公司H股目标价15%至73.1港元 A股目标价微调至160.1元 [12] - 高盛维持买入评级 看好本土无晶圆厂客户需求持续增长推动长期增长 [12] - 瑞银5月将评级由沽售上调至中性 认可公司应对运营挑战能力 [13] - 外资形成共识认为公司在中国半导体版图中扮演日益重要角色 [13]
迭创新高:中芯国际市值万亿新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