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千亿产业狂奔背后的“身份焦虑”,预制菜如何破局?
第一财经·2025-09-19 11:19

解决预制菜困局的关键在于重建信任。 中国食品标准体系起步于1963年,至今已历时逾60年。随着2009年《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中国从"食 品卫生"向"食品安全"转型,标准体系进入全面整合阶段,于2012年起,中国启动了食品标准的全面清 理整合工作,解决标准交叉、重复、矛盾问题。截至2025年,中国现行有效的食品国家标准总数为2242 项,其中不仅包括食品安全标准,还涵盖食品质量、检测方法、标签规范、营养强化剂等多个方面,已 构建起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核心的统一标准体系。 "从标准角度来说,现在所有预制菜其实都有符合其品类的标准,比如包子有速冻面米标准,炒饭有米 制品标准,红烧肉也有肉制品调理标准。预制菜更像是一个统称,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品类。如果要专门 为预制菜制定一个新的标准,难度很大,没人知道下一步怎么做。"一位接近标准制定工作的专家表 示。 从技术层面看,预制菜并非新生事物。速冻水饺、罐头食品、调理包等早已存在多年。而与之相关的标 准,已被纳入中国的整个食品安全标准网中。 "现有的标准体系,实际上已经能够覆盖预制菜的安全底线要求,涵盖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各个环节。"上 述标准专家表示。 其中,以冷冻调理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