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密支付与自动扣款功能 - 免密支付功能在淘宝、美团、滴滴等生活服务平台普及 用户因优惠福利或强制捆绑而使用该功能[3] - 部分用户反映支付环节被强制关联免密支付 系统自动跳转至开通页面且无拒绝选项[3] - 自动续费服务存在隐蔽扣款问题 有用户发现某在线小说阅读平台VIP会员持续自动扣费[1] 授权管理问题 - 支付宝"个人信息授权管理"列表中存在超100项授权项目 最早授权可追溯至10年前[7] - 用户面临"授权泛滥"困境 涉及姓名、手机号、证件等敏感信息[1] - 大量僵尸授权持续构成安全威胁 与免密支付关联的授权直接威胁财产安全[7] 法律合规性 - 《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处理个人信息必须获得用户"明示同意"和"单独同意"[3] - 《电子商务法》禁止将搭售服务作为默认同意选项 默认勾选或隐匿不同意选项不符合法律规定[4] - 平台向第三方提供信息前需明确告知接收方、信息用途 并需用户主动点击同意[7] 安全风险事件 - 免密支付存在盗刷风险 陕西某用户手机丢失后通过免密支付被盗刷1.2万元[5] - 有用户为省10元奶茶优惠 通过第三方链接开通免密支付后两分钟内被盗刷10169元[5] - 无良商家以"走路赚钱"等宣传吸引老年人点击 通过免密支付自动扣取会员费[5] 平台风控措施 - 主流支付平台承诺"被盗全赔" 微信支付提供资金盗刷申诉入口和"百万保障"[6] - 抖音支付联合中国人保财险提供百万账户安全险 最高年赔付额达100万元[6] - 平台需强化异常交易实时提醒与拦截能力 采用分步引导和显著提示等方式优化授权管理[8] 行业分析观点 - 免密支付是全球移动支付进阶的普遍方向 但对平台风控能力和用户安全意识要求更高[4] - 盗刷事件多因设备丢失、账号泄露或过度授权 而非功能本身设计缺陷[6] - 平台应坚持"最小必要、知情同意、可撤回"原则 上线便捷的授权管理功能支持随时解绑[8] 用户防护建议 - 用户应定期检视授权清单 及时清理不再使用的授权服务[9] - 优先在可信应用中开通免密功能 结合生物验证增强账户安全[9] - 对免密支付和第三方链接保持警惕 避免因优惠活动疏忽造成损失[5]
免密支付暗藏隐患,有人薅10元羊毛被盗刷1万
36氪·2025-09-19 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