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新京报·2025-09-19 05:33
在监测设备的改造方面,实现了水、大气自动监测站以及仪器设备状态诊断和维护的智能化。经过改造 后的站点,运行维护频次将由每周1次减少到每月1次,人工参与度降低70%以上。目前,已先行安排京 津冀及周边地区143个大气自动监测站开展智能化改造。 加快"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建设了生态环境图谱库、声纹库等,利用AI技术实现智能识别、智能分 析、智能筛查定性,从而精准识别问题来源。比如,运用声纹智能识别技术,能快速识别噪声是来自建 筑施工还是交通运输,或者是社会生活。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十四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全 球规模最大、涵盖要素齐全、布局科学合理、技术手段较为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黄润秋表示,随着污染防治攻坚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对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全面性、时效性提 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推进监测网络的数智化转 型,实现采样分析、运行维护以人工方式为主,转向以运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为主,建立起 天空地海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