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引入金融“源头活水”
中国经济网·2025-09-19 03:15
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成为银行业重点发展领域 银行机构通过信贷资源倾斜和服务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体现金融投资理念向长期主义转变 [1][2][3] 政策支持 - 七部门联合印发政策举措 要求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金融服务 [1] - 需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尽职免责安全港原则 提升金融机构放贷意愿 [3] - 强化跨部门协同 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交易处置体系 [3] 信贷投放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科技贷款余额达44.1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1] - 科技金融成为商业银行新业务增长点 [1] - 需加大对两重两新和新质生产力等关键领域信贷投放力度 [2] 服务模式创新 - 风控模式从依赖抵押物转向评估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 [2] - 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将无形资产转化为融资能力 [2] - 从单点授信升级为体系赋能 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解决方案 [2] 融资渠道拓展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加速扩容 为银行开展股权投资提供新平台 [1] - 推出科技创新债券引导社会资本跨越周期 [1] - 打通股贷债联动渠道 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银企关系 [3] 产业生态建设 - 打造科技金融服务生态系统 支持产业链协同创新 [2] -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实现高水平良性循环 [2] - 需要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提供长期价值陪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