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经济日报·2025-09-19 02:32
研究突破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构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1] - 氢负离子电子密度高、易极化、反应性强 是一种独特且具有巨大潜力的能量载体[1] - 氢负离子电池利用离子移动存储和释放能量 此前因缺乏合适电解质材料而处于原理概念阶段[1] 技术细节 - 团队采用低电子传导高稳定性氢化钡薄层包覆三氢化铈 形成核壳结构复合氢化物[2] - 新材料在室温下展现快速氢负离子传导特性 兼具优异热稳定性与电化学稳定性[2] - 原型电池使用氢化铝钠正极和贫氢二氢化铈负极 正极首次放电容量达984mAh/g[2] 性能表现 - 电池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402mAh/g容量[2] - 叠层电池电压提升至1.9伏 成功点亮黄色LED灯[2] - 实现氢负离子电池从原理概念到实验验证的跨越[2] 应用前景 - 氢负离子电池代表全新储能技术路径[2] - 有望在大规模储能、储氢、移动电源、特种电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2] - 团队将聚焦核心材料研制和性能优化 拓展应用场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