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发布 未来将围绕电化学储能等五大领域发展
央视新闻·2025-09-19 02:12
政策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2025-2035年)》,围绕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储热蓄冷及氢储能五大细分领域提出2035年发展目标 [1] - 路线图系统评估不同技术产业链发展情况,并提出具体产品指标及未来发展方向 [3] 技术突破 - 全球首款实现5年零衰减且可大规模量产的储能系统发布,单个20尺集装箱实现6.25兆瓦时高能量,能量密度提升30%,整站占地减少20% [5] - 港口专用电池包采用电泳喷粉和涂装工艺,可适应高盐高湿环境,设备下落势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使码头运营效率提升20% [9] 装机规模 - 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11] - 新疆喀什华电独立储能项目每年低谷时段储能11.4亿千瓦时,高峰时段供电10.4亿千瓦时 [19] 应用场景拓展 - 上海港口开展燃油装备新能源改造,实现工作过程中电能收集 [7][9] - 福建三都澳海域建设"风光储充用"一体化项目,通过光伏、风电与储能互补实现海上养殖不间断供电 [15] - 内蒙古包头风电场利用退役大巴电池建成梯次电池储能项目,稳定运行近四年 [17] 行业定位 - 电力储能成为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保障电网稳定的重要基础设施 [12] - 抽水蓄能仍为规模最大且最成熟的电网级储能方式,锂离子电池已成为推动电网侧与交通电动化的核心动力 [14] - 储能产业进入多技术并行、多场景融合阶段,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