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银河证券: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智能化、全球化新机遇 建议重点围绕四条主线
智通财经网·2025-09-19 01:29

核心观点 - 汽车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支柱 取代土地财政模式 对GDP贡献显著且提供大量就业 [1] - 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 2024年达1286.59万辆 渗透率40.93% 较2020年提升35.53个百分点 [2] - 自主品牌市占率大幅提升 2024年达61% 较去年同期提升8.6个百分点 [2] - 汽车出口高速增长 2024年达641万辆 五年复合增长率45.15% 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占比35.76% [2] - 智能化成为竞争核心 具身智能与低空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预计2040年全球UAM市场规模超万亿美元 [3] - 2030年海外销量预计达900万辆 市场份额13% 欧洲/美洲/东南亚成为最具潜力市场 [4][5] 产业发展地位 - 汽车重点企业工业总产值从2013年2.5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4.45万亿元 占GDP比重稳定在3%以上 [1] - 产业链长/关联度高/辐射面广 是就业市场稳定器 [1] - 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载体和经济发展新引擎 [1] 十四五发展成果 - 政策从直接补贴转向税收优惠/产业规划/市场规范等多元化支持 [2] - 自主品牌通过先发布局与技术创新取得领先优势 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等份额提升明显 [2] - 出口结构持续优化 在欧洲市场保持高份额 在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快速崛起 [2] 十五五技术展望 - AI技术全面赋能智能汽车产业 形成全新生态体系 [3] - 智能驾驶端到端解决感知-决策效率问题 多模态大模型提升决策智能与场景适应能力 [3] - 智能座舱渗透率不断提升 从工具转向第三空间 座舱监测领域具较大增长空间 [3] - 具身智能在工业/服务/特种及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呈现多元化应用趋势 [3] - 低空经济产业化进程提速 与文旅/物流/农业等深度融合 [3] 出海发展策略 - 出口车型结构受欧盟关税影响 由纯电转向插电混动为主 [4] - 中东/俄罗斯等石油丰富地区 燃油车有望贡献增量 [5] - 本地化与供应链优化成为核心竞争力 产能出海加快市场融入并规避风险 [5] - 探索技术输出"新合资"模式 中方主导产品定义及智能电动技术 外方提供品牌及硬件开发 [5] 投资主线 - 政策驱动内需 鼓励高价位车型消费 避免价格战 扶持强企及长续航插混/轻量化技术 [6] - 电动化渗透率持续提升 智能化加速下沉至中低价位车型 驱动整车及零部件升级 [6] - 出口市场成为核心增量源 自主品牌凭技术成本优势加速全球布局 [6] - 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打造新增长曲线 新兴业务拓展驱动中长期增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