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还有营养吗?预制菜科普任重道远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8 11:33

西贝事件与预制菜争议 - 西贝因预制菜问题公开致歉并承诺调整工艺 包括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移至门店现场加工 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 儿童餐牛肉饼改为门店现做[1] - 西贝后厨开放活动暴露出6项预制食材 其中冷冻西兰花引发消费者广泛关注[1] 预制菜安全与营养分析 - 冷冻西兰花等长保质期预制菜加工技术成熟 无需添加防腐剂 类似八宝粥工艺[1] - 冷冻蔬菜在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营养成分流失 中央工厂技术水平决定营养流失程度 例如维生素摄入量可能从500克新鲜食材增至800克冷冻食材[2] - 商业速冻果蔬经漂烫处理使酶失活 虽造成约20%水溶性维生素损失 但能极大延缓后续损失 储存数月至一年可能比冷藏一周损失更少[2] 行业认知与标准建设 - 消费者存在传统饮食观念误区 认为冷冻食材不新鲜 同时存在预制菜以新鲜食材高价出售且未告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3] -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通过专家审查 将明确分类原料工艺 规定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 要求餐饮门店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4] - 预制菜定义难有共识 中餐加工环节复杂 现有标准已覆盖安全监管 但不同蔬菜分子结构差异大 难以统一标准 国标主要保障食品安全而非风味口感[4][5] 行业科普与发展困境 - 公众关注点交织导致讨论混乱 涉及价格口味冷冻保质期添加剂知情权等多维度问题[4] - 科普被视为预制菜行业解套的终极出路 缺乏专业知识的知情权可能沦为商业工具 需平衡消费者知情权与企业运营实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