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欺诈藏陷阱?中国人寿教你识破骗局、守护权益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5-09-18 03:02

保险欺诈定义与常见类型 - 保险欺诈是利用保险合同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包括故意虚构保险标的 编造虚假保险事故或夸大损失程度 以及故意制造保险事故 [3] - 常见欺诈手段包括将疾病身故谎称为意外身故骗取意外险理赔 伪造病历夸大病情申请高额理赔 以及故意制造交通事故致被保险人死亡骗取身故理赔款 [3] - 消费者可能因信息认知偏差 操作疏忽或第三方误导被动卷入保险欺诈 [3] 保险欺诈的多层面危害 - 欺诈行为导致真正需要理赔的消费者等待时间延长 保障水平降低 同时推高赔付成本使未来保费可能增加 [4] - 参与欺诈者将面临法律制裁 包括退还欺诈所得和追究刑事责任 [4] - 保险公司因欺诈产生额外成本和风险 间接影响保费定价和理赔效率 阻碍行业健康发展 [4] - 欺诈行为侵蚀社会诚信基础 破坏公序良俗 引发公众对保险行业的信任危机 扰乱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4] 反保险欺诈行动措施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深入开展反保险欺诈行动 通过强化风险排查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打击欺诈行为 [1] - 公司通过官方渠道向消费者普及防范保险欺诈的实用知识 提高公众警惕性 [2][6] 消费者防范与参与指南 - 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投保时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和职业信息 理赔时提交真实材料 [6] - 需保护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 定期核查保险记录 通过官方App 官网或授权代理人等正规渠道办理业务 [6] - 消费者应警惕"代办" "内部通道"等中介话术 以及"高收益" "包理赔"等陷阱 [6] - 发现欺诈骗保线索时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或监管部门举报 [6] 行业与社会价值维护 - 打击保险欺诈有助于维护保险市场正常秩序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1][4] - 守住诚信底线能强化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和家庭安全网的功能 托举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