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伟大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辽宁日报·2025-09-18 01:16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 - 辽宁省教育系统深入挖掘“六地”红色文化资源,将其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以打造特色思政课品牌 [2] - 通过将伟大抗战精神、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旨在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2] 思政课程创新与实践 - 思政课教学形式实现多样化创新,包括在红色场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师生共创将历史事件搬上舞台的文艺会演、以及大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会 [2] - 召开“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经验总结会,成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组建红色抗联党员科研先锋团队 [3] - 连续多年以“牢记殷殷嘱托 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组织全省大中小学上好“开学第一课”,现已形成品牌,例如本溪市实验小学演出爱国情景剧,沈阳建筑大学附属小学原创德育短剧 [3] 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资源开发 - 打造高水平思政课教师团队是关键环节,通过定期举办教学研讨、开展中小学教师到高校访学、连续举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大赛来提升教学能力 [4] - 评选精品教案、精品课件,形成一批“大思政课”品牌 [4]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馆校合作 - 全省遴选第一批16个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例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6] - 深入推进馆校共建,例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与学校合作开展专题展览和课堂,培育了一支数百人的青少年志愿讲解与服务队伍 [5] - 各高校通过建设校史馆、打造党史文化长廊、创作校园红色思政剧、录制微课程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开展教育 [6] - 假期组织学生开展“重走抗联路·传承红色记忆”等主题研学活动,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