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时代专论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实现高质量发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高质量发展战略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 - 必须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 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和提振发展信心入手[3] -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个必须"规律性认识 包括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硬道理[4] - 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部署一揽子政策 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5]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统筹五对重要关系 包括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总供给与总需求[6]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 具有高科技 高效能 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7] - 以技术革命性突破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催生条件[7] - 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特点是创新 关键在质优[7] - 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运用前沿技术能力的新型人才[9] - 通过科技创新推进劳动资料升级和劳动对象拓展[9] -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 形成绿色低碳型生产力[9][12]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坚守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根本 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3] - 围绕重点产业链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 - 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3] -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9] - 提升算力 发挥数据要素"融合剂"作用[9] 民营经济发展 -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3] - 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在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方面贡献巨大[15] - 引导民营企业增强信心 轻装上阵 大胆发展[15] - 鼓励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20] 金融体系构建 -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建设金融强国[17] - 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18] - 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和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19] - 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做到诚实守信 以义取利 稳健审慎[19] - 加快完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体系[20] 农业农村工作 -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11] - 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11] - 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12] - 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保证[12] 新发展格局构建 -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3] - 更有针对性补上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 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14] - 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14] -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 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