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与问题 - 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业链压力向上游转移 压低采购价格和延长付款周期现象频发制约行业健康发展[1] - 国内主流车企2024年上半年向上游供应商平均付款周期达183天较去年同期增加约7天 使供应商现金流承压严重[4] 倡议核心内容 - 从订单确认 交付验收 支付结算和合同期限四个核心环节系统性构建规范化支付框架[2] - 订单确认要求明确订货日期 零部件规格 数量 交货周期等关键信息 已生效订单更改需双方协商一致[2] - 交付验收环节要求整车企业在接收货物后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完成验收 合格后需出具验收单[2] - 支付结算规定账期自交货验收合格之日起算最长不超过60自然日 鼓励使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2] - 对单价未达成一致的情况 车企按最近合同单价不低于80%或开发定点单价不低于50%的比例先行支付[2] - 合同期限倡导每次签订有效期不少于一年 连续性供货可协商集中对账但每月对账频次不少于1次[3] 企业响应与实施 - 一汽 广汽 赛力斯已实现60天内支付账款 小鹏汽车7月启动账期调整缩短至60天内[4] - 东风 上汽 奇瑞 长安 比亚迪 理想 蔚来等十余家车企表态积极响应倡议要求[5] - 上汽集团6月已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到60天内 明确不使用商业承兑汇票[5] - 长安汽车通过按交付日起算加十日归集支付方案全面兑现60天账期承诺[5] - 广汽集团自1997年成立以来坚持不超60天账期原则已严格执行28年[5] 政策支持与行业意义 - 工业和信息化部认为倡议细化货物验收 账期起算 款项支付等要求能引导行业将承诺落到实处[5] - 工信部将通过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交流会商机制及时解决落实问题推动构建协作共赢产业生态[5] 实施挑战 - 部分车企在资金管理能力和内部协调机制上仍需加强 需快速调整资金流确保按时付款[5][6] - 需要统筹财务 采购 生产等部门高效协作 这些是需要突破的难点[5][6]
中汽协发出倡议 明确“60天账期”支付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