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规倒计时!银行“圈定”合作白名单 这类助贷机构入围
国际金融报·2025-09-17 14:58

助贷新规实施与银行响应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2] - 徽商银行、东亚银行(中国)、上海银行等多家机构密集披露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白名单" [1][2] - 银行需对平台运营机构及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并通过官方渠道披露名单且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合作 [4] 银行合作机构偏好 - 大型互联网平台、头部民营银行、持牌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成为银行合作首选 [1][3] - 徽商银行公布29家合作机构包括蚂蚁智信、微众银行合作类型涵盖营销获客、共同出资放贷、支付结算、风险分担和逾期清收 [2] - 东亚银行(中国)披露9家助贷机构包括网商银行和支付宝且与徽商银行名单存在重叠 [2] 银行业务数据表现 - 青岛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84.58亿元其中个人互联网贷款余额119.11亿元 [5] - 上海银行平台类互联网消费贷款投放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93% [5] 新规对业务模式影响 - 商业银行需将助贷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总行在合作机构选择、贷后管理等环节的管理责任 [4] - 新规严禁不透明收费要求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推动银行转向精细化风险定价模式 [4] - 银行必须独立完成授信审批、风险评价和合同签订等核心流程并建立合作机构准入评估和退出机制 [5] 机构应对策略 - 中小银行需及时响应新规及早规划互联网贷款自营发展路线以提升风控能力和运营水平 [1][5] - 头部机构有望借助科技能力与流量积累为同业提供互联网贷款业务赋能 [3] - 银行应由总行牵头完善从准入、授信、放款到催收的全流程管理制度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