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况与建设意义 - 藏粤直流工程是世界投资规模最大、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输电距离超过2600公里,穿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 [1][4][8] - 工程将西藏清洁能源输送至粤港澳大湾区,配套电源投产后每年输送43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提升广东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3.8个百分点,为广州和深圳各增加500万千瓦供电能力 [8][10] - 这是我国首个跨经营区特高压直流工程,推动南方电网与国家电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两大电网优势互补 [9]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攻克高海拔长空气间隙放电试验难题,在3000米以上海拔完成23大类114组试验及3000余次冲击放电,获得关键高海拔放电数据 [4][5] - 利用散裂中子源开展大气中子加速辐照试验,验证高海拔大气中子导致功率器件随机失效率增加现象,填补国内外数据空白 [5] - 首次提出能量自平衡柔性直流换流阀拓扑结构,研发世界首套能量自平衡柔直换流阀,解决1000万千瓦输电容量下的系统过电压闭锁风险 [11][12] - 实现千万千瓦级超远距离多端柔性直流交直流故障穿越突破,推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换流阀等核心装备首次进入4000米超高海拔环境 [6][13] 工程建设挑战与进展 - 云南怒江大峡谷段勘探难度极大,7.5公里线路勘探耗时29天(常规需3-5天),采集1.5万个原始数据,涉及21基铁塔地质勘测 [1][2] - 全线完成4300多基铁塔最终勘定,为后续索道架设、施工平台搭建提供数据支撑 [2][3] - 产学研团队自主研制基于6.5千伏/3千安IGBT功率器件的柔直阀,攻关多端柔性直流控制保护核心技术 [13] 战略与行业影响 - 工程进一步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畅通能源电力大循环,为藏东南水电及新能源开发奠定基础 [8][10] - 推动我国占据特大型电网和特高压直流新技术制高点,扩大在电力领域的国际领先优势 [6][8] - 标志着大电网时代正式拉开帷幕,应对新能源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火电的能源结构变革 [8]
2681公里藏粤直流工程启动建设 将创多项“世界之最”
南方日报网络版·2025-09-17 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