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泰车联网冲刺港股IPO:十年融资超45亿元,完成“关键一跃”后估值能否翻倍
华夏时报·2025-09-17 07:48

公司上市进程 - 博泰车联网于9月14日提交港交所上市聆讯材料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招银国际、华泰国际及中信证券[2] - 公司通过十年融资累计超45亿元 截至E轮共有56位股东[2] - 最后一轮投后估值达88.72亿元 较2015年10.72亿元增长78亿元 增幅超7倍[9]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12.18亿元增至25.57亿元 实现翻倍增长 2025年前5个月营收7.54亿元 同比增长34.4%[2][5] - 同期亏损分别为4.52亿元、2.84亿元、5.41亿元及2.2亿元 三年半累计亏损近15亿元[2][5] - 研发开支占比从22.8%降至8.1% 销售开支占比从9.0%降至5.8% 行政开支占比从20.6%降至14.5%[5]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按2024年出货量计 以7.3%市场份额位列中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第三大供应商[4] - 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的高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定点数量在中国供应商中排名第一[4] - 首创"软件+硬件+云端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实现"一车一方案"深度适配[6] 技术合作与生态建设 - 与高通合作开发搭载骁龙8295芯片解决方案 并扩展至骁龙至尊版8397芯片整合AI功能[7] - 与黑莓QNX合作使解决方案进入阿维塔等车型[7] - 2013年推出国内首款民营车规级操作系统 联合科技公司及汽车OEM研发全自主知识产权车载操作系统[6] 融资历程与股东结构 - A轮融资1.2亿元(红马资本) A+轮融资3亿元(苏宁易购领投、东风集团参投) E轮融资15亿元(惠萃恒益基金等)[8] - 投资方包括小米集团、海尔资本、建信信托、上海国盛集团等顶级机构[8] - 创始人应臻恺持有34.14%投票权[9] 市场前景与发展战略 - 智能座舱作为汽车智能化核心入口 成为行业竞争战略高地[3] - 公司计划加强研发投入与产能建设 巩固高端市场优势并拓展海外业务[10] - 行业处于万亿级智能化赛道崛起阶段 企业通过IPO转向二级市场成为必然选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