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筑高地 内陆变前沿(走市场 看韧性 强信心)——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一线观察
人民日报·2025-09-16 22:06
中欧班列(西安)运营规模 - 累计开行突破3万列 超过全国总量1/4 [1] - 平均每80分钟有一趟班列从西安出发或抵达 [1] - 2024年上半年开行3055列 同比增长28.8% [5] 物流网络建设 - 开通国际干线18条覆盖亚欧大陆全境 [2] - 集结国内线路26条辐射主要货源地 [2] - 跨里海班列累计开行390列(截至2024年6月底) [2] - 形成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交会点 [1] 数字化运营效率 - 与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共建数字化平台实现单据云端共享 [4] - 运行效率提高30%以上 综合成本下降15%以上 [4] - 智能场站系统使车辆入站时间压缩至10秒 流程从1小时减至5分钟 [5] - 西安国际港站单日装车量最高达1530车(2024年纪录) [5] 货运量增长表现 - 普菲特物流公司中亚货柜量从2023年1200柜增至2024年上半年4500柜 [4] - 克米克实业合作客户数量从15家增至40余家 [2] - 累计服务企业达1.7万家(截至2024年6月底) [6] 运输时效与模式创新 - 西安至阿塞拜疆巴库运输时间从数十天缩短至12天 [2] - 实现全国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班列(西安-杜伊斯堡) [7] - 全程时刻表班列累计开行534列(截至2024年6月底) [7] - "门到门"运输使哈萨克斯坦面粉直达西安企业园区 [7] 产业协同效应 - 陕西康佳生产基地距西安国际港站1.5公里 产品当天可达港口 [6] - 运输品类从服装家具家电扩展至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 [6] - 中哈两国双向投运枢纽码头(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