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海秦代石刻官方鉴定为真!每经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古文字学家,详解鉴定过程、深远意义和未来谋划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16 11:15

官方认定与考古价值 - 国家文物局于9月15日专题新闻发布会认定青海玛多县"昆仑刻石"为秦代刻石 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 全文共12行36字加合文1字 总计37字 文字风格属秦篆 [1] - 刻石位于青海果洛州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村 距湖岸约200米 海拔4306米 文字刻凿壁面总长82厘米 最宽处33厘米 刻字区面积约0.16平方米 距地面约19厘米 [2][4] - 通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采用高精度信息增强技术检测 包括正射影像图 高清数字线图等 判定岩性为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凿刻工艺采用平口工具斜方直接入石 排除现代新刻可能 [10][17] 历史意义与学术突破 - 刻石内容提及"卅七年三月己卯車到此"及"皇帝"等 证实为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遗存 补充《史记》中秦始皇为求长生久视遣使寻仙采药的历史记载 [4][18][23] - 复旦大学刘钊教授指出刻石证明秦始皇寻仙采药范围延伸至青藏高原 颠覆传统认为活动仅限东部沿海的认知 且秦人观念中昆仑山位于扎陵湖附近三江源区域 [2][18][20] - 刻石为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 填补秦文字体系空白 对完善秦文字发展演变谱系至关重要 [2][23][24] 保护措施与后续规划 - 国家文物局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经费中拨付98.85万元抢救性保护经费 用于设置保护围栏 建立临时看护用房及解决值守用水用电难题 [25] - 青海省文物局已聘请甲级资质勘察设计单位制定保护方案 现场设置临时围栏 并计划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4][25] - 后续将开展周边区域考古调查 计划发掘150千米范围内75处文物遗存(包括旧石器时代至近现代遗址) 结合昆仑文化及古道研究梳理历史脉络 [13][24][27] 文化影响与开发潜力 - 刻石提升玛多县历史文化知名度 当地计划将其与千年古墓群 岩画等遗迹串联开发 但因地处三江源国家公园 旅游开发受生态保护政策限制 [2][27] - 学术建议通过搭建防护屋或玻璃罩防止风化侵蚀 举办研讨会 出版专著及媒体宣传活化利用 使其成为青海文旅金名片 [2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