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 网络名人罗永浩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因西贝是否使用预制菜发生公开争议 争议一度升级至可能对簿公堂的程度[2] - 该事件引发公众对预制菜使用透明度和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 并可能推动国内预制菜产业规范化发展[2][3] 事件发展脉络 - 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发文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 价格贵且体验差 同时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明确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4]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态度强硬否认使用预制菜 并宣布将起诉罗永浩 罗永浩回应欢迎起诉并悬赏10万元征集证据[4] - 9月12日西贝采取应对措施 包括全国门店上线罗永浩同款菜单 开放后厨参观 发布《致顾客的一封信》详细拆解13道菜品制作流程[4] - 受风波影响 贾国龙透露西贝日营业额出现显著下滑[4] - 9月14日贾国龙在行业交流群中态度软化 承认应对方式有错 表示西贝将打明牌 向胖东来学习透明服务[4] - 9月15日罗永浩决定放弃对贾国龙发起法律诉讼 同时取消10万元征集证据计划[6] 行业影响与监管反应 - 事件引发监管层关注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9月15日表示已关注到相关信息 正进一步了解情况[6] - 由国家卫健委主导制定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 即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7] - 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定义与范围[7] - 《通知》明确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 并强调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10] - 新国标草案规范更完善 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预制菜定义 聚焦食品安全底线 明确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 同时对分类 原料 加工工艺 贮存运输及检验方法作出全面规定[10] 市场反应与资本表现 - 政策动态反映在资本市场上 9月15日同花顺A股预制菜概念指数上涨0.99% 多只相关概念股大幅上涨[7] - 日本预制菜市场成熟度高 渗透率达75%以上 人均预制菜年消费量达23.5kg[10] 机构观点与投资机会 - 华鑫证券认为标准明晰后 餐饮门店预制菜使用情况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加强行业自律 头部品牌有望通过规模效应扩大市占率[10] - 财通证券认为国家层面推动预制菜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力度和速度将加大加快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发挥规模企业和头部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11] - 中长期明示制度将推动供应链透明化 具备品牌 合规 研发能力的头部预制菜企业将获得更多餐饮客户信任 挤压小散乱企业空间[11] - 财通证券看好餐饮供应链方向 推荐安井食品 立高食品 锅圈 宝立食品 千味央厨[11] - 随着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预制菜行业正步入更加透明 规范的发展新阶段[12]
罗永浩向西贝开炮后,预制菜反倒藏投资机遇?
搜狐财经·2025-09-16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