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中求进 ,商业运力最大!国内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天龙三号一级动力系统海上试车成功
新浪证券·2025-09-16 03:01

天龙三号火箭技术突破 - 完成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 刷新国内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纪录 标志商业火箭初步具备一箭多星批量发射工程能力[1] - 火箭近地轨道运力17-22吨 太阳同步轨道运力10-17吨 长度72米 起飞重量600吨 配置9台天火十二发动机并联 性能比肩SpaceX猎鹰9号 可实现一箭36星组网发射[3] - 采用液氮加温增压技术使增压系统重量降低50%以上 成本降低10倍以上 子级尾段采用蜂窝式结构为每台发动机提供独立包络空间 降低维护复杂度并提高故障隔离能力[5] 试车验证与工程进展 - 试车高度模拟实际飞行状态 各系统工作正常 获取参数满足首飞要求 同一箭体将直接用于首次飞行任务 体现高可靠性和重复使用能力[5] - 是我国商业航天首个海上热试车试验 覆盖推进剂加注到程序关机全流程 突破防风防晃防雷防盐雾等多项关键技术 推动从陆地依赖向陆海协同升级[3] - 通过归零机制形成127项可靠性改进措施 包括连接结构安全系数提高至行业标准1.5倍 对63项关键技术复核复算 建立严格地面验证体系[6] 产业化与商业应用 - 计划2025年底首飞 首飞后实现常态化商业发射 年发射任务超30次 在酒泉建设国内首个民营液氧煤油火箭专用发射工位 并规划第二个工位[6] - 采用3D打印技术使发动机90%零组件制造周期从5-6个月缩短至2-3周 燃料选用煤基航天煤油使单位成本降低50%以上 三冗余计算机成本降至市场同类产品六分之一[8] - 具备年产30发天龙三号和20发天龙二号制造能力 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构建三大中心五大平台航天智造体系 满足超3万颗卫星大规模组网发射需求[9]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推动发射服务从零散定制化需求转向规模化标准化星座组网部署 支撑国家新基建战略 标志商业航天进入产业模式和生态效率主导新阶段[7][8] - 为卫星互联网超大规模组网提供低成本高频次发射解决方案 开创商业航天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改变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竞争逻辑与发展模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