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 - 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 城乡建设用地累计减量150平方公里 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1] - 4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扎根创业 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品质提升 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3] - 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建成后燕郊至北京城市副中心仅9分钟[3][5] - 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25% 三省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 经济发展成就 - 北京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跨越5万亿台阶 5年经济增量约1.4万亿相当于新增海淀区经济总量[6] - 202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2万美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位居全国首位[6]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水耗 碳排放等指标均处于全国最优水平[6] - 预计2025年市场总消费将超过3万亿元[7]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7] - 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58款全国占比约三成[7] - 商业航天产业拥有全国一半核心研发单位 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7] - 迭代出台营商环境改革措施1700余项 非现场监管覆盖率近70%[7] 基础设施建设 - 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152公里 公交与轨道50米内换乘比例提高到90%[10] - 五环内和城市副中心信号灯全部联网控制 累计提供共享停车位6万余个[10] - 2024年平均每天举办5场大型活动 十四五前4年投入运营高水平商业设施超500万平方米[7] 民生服务改善 - 新增中小学学位超过15万个 提供普惠托位超过3.1万个[10] - 适龄儿童入园率和普惠园覆盖率均达到94%[10] - 所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可网上预约 152家医院线上互认181项检验结果和300项检查结果[10]
经济上台阶 民生增福祉——“数读”北京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
新华网·2025-09-16 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