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刘强东闯欧洲,一波三折
36氪·2025-09-16 01:30

核心观点 - 京东集团近期在欧洲市场通过收购谈判和业务整合积极扩张 但森宝利集团已终止Argos收购谈判[1] 同时公司正推进对德国Ceconomy的收购并整合Joybuy平台[2][3] 这体现其以本地化运营为核心的国际战略[4][5] 但欧洲市场存在激烈竞争和运营挑战[6][7] 森宝利Argos收购事件 - 英国森宝利集团确认与京东就出售子公司Argos进行洽谈 强调交易可加速Argos转型并引入京东的零售技术和物流专业知识 但未达成协议[1] - 森宝利次日公告终止谈判 因京东修改后的条款不符合其股东及利益相关者最佳利益[1] - Argos是英国第二大日用品零售商 拥有英国访问量第三大零售网站和超1100个提货点[2] 欧洲市场收购布局 - 京东以每股4.60欧元现金对价公开收购Ceconomy所有股份 对Ceconomy估值22亿欧元(约185亿元人民币) 若完成将创中国电商出海欧洲新纪录[2][3] - 收购要约接受期从2025年9月1日至11月10日 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交易[2] - 交易完成后Ceconomy创始股东Convergenta持股从29%降至25.35% 京东将获近30%股份[3] 欧洲业务整合与拓展 - 京东跨境平台Joybuy正式登陆法国并计划进入德国市场 定位为全品类线上零售品牌 突出自营模式与快速履约能力[3] - Joybuy在法国提供当日/次日达服务 计划在西欧主流城市推广"211"配送(2小时内送达 1天内订单处理)[3] - 京东将Ochama平台用户数据迁移至Joybuy 整合其覆盖24国的自动化仓库网络及自提点体系 聚焦英法德等六国市场 关闭其他19国业务[3] 国际化战略演进 - 京东国际业务采用本地电商战略 本地建团队超2000名员工 本地采购发货且只卖品牌货[4] - 公司在欧洲筹备三年 基础设施基本搭建完毕 预计2024年底初步具备营业条件[5] - 早年东南亚市场(印尼JD.ID和泰国JD Central)因业务增长不足于2023年3月关闭电商业务 仅保留物流[5] - 战略从跨境出口转向本地化运营 通过"收购+赋能"建立本地供应链和高效履约优势[6] 市场环境与挑战 - 欧洲市场竞争激烈 有亚马逊等电商巨头及各国本土电商 市场份额争夺激烈[6] - 欧洲各国文化、消费习惯及政策法规差异大 对本地化运营能力要求极高[6] - 收购Ceconomy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仍需市场检验 需优化商业模式克服挑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