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与意义 - 超大规模市场是中国优势资源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战略举措 [1] - 国内生产总值上半年同比增长5.3%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 [1] - 存在低价无序竞争 地方政策洼地比拼 产业盲目跟风等阻碍国内大循环的问题 [1] 制度建设与市场准入改革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2018年151项缩减至2025年版106项 缩减比例约30% [3] - 三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民营资本参股比例从2%提高至10% [2] - 出台社会信用体系意见 施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 [3] 区域协同与基础设施联通 - 长三角地区7年多建成16条省际断头路 苏台高速公路二期通车 [5] - 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形成"6轴7廊8通道"主骨架 提升路网通行效率 [7] - 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实施 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下降 [7] 要素市场化配置进展 - 上半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4.2% [8] - 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4.8% [8] -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额保持增长 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 [8] 跨区域产业协作机制 - 安徽六安与上海松江建立"统计分算 财税分成"的产业园区利益共享机制 [10] - 长三角构筑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 广西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 [11] - 福建培育县域重点产业链冠军企业 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并进 [11] 市场监管与考核机制 - 山东将"市场壁垒清零"纳入地市考核 湖北将营商环境优化纳入政绩考核 [11] - 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发布知识产权执法指引 [11] - 通过考核指挥棒和监管穿透力激发市场活力 [11] 内外贸一体化与开放举措 - 浙江1415家企业完成"同线同标同质"认定 覆盖电子电器纺织服装等产业 [13]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 自贸试验区扩围至22个 [14] -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推进标准制度与国际接轨 [14] 区域开放平台建设 - 京津冀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 长三角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14] - 粤港澳大湾区推进跨境信用报告标准互认 川渝搭建国际物流全链条服务体系 [14] - 海南自贸港简化商业航天准入审批 浙江自贸区发布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 [4]
人民日报:以“立破之道”建设好全国统一大市场
人民日报·2025-09-15 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