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启动 - 国务院批复在10个地区开展为期2年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 苏南重点城市 杭甬温 合肥都市圈 福厦泉 郑州市 长株潭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 重庆市 成都市 [2] 试点地区改革举措 - 北京城市副中心探索国有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 对研发投入国有资本免于增值保值考核 [3] - 成渝地区推动户籍便捷迁移 居住证互通 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户籍限制 [4] - 成都市探索盘活低效建设用地和闲置耕地 允许境外职业资格专业人才取得工作许可 [5] - 成都市在西部科学城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 推动赛事活动使用绿色电力 [6] - 长株潭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保护 建立侵权快速反应机制 [7] - 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推进高价值数据集开放 开展海洋资源交易 [9] - 杭甬温实施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 推进政府部门数据协同共享 [10] - 福厦泉探索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 建立海洋碳汇标准 [10] - 重庆市推动绿色金融合作 探索铁路运单物权化金融服务 [10] - 郑州市支持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 鼓励期货品种研发上市 [10] 改革背景与目标 -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环节 旨在促进生产要素资源高效流动与公平配置 [2][13] - 当前要素市场存在体系滞后 发育不充分 市场决定配置范围有限 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 [15][17] - 改革需构建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机制 促进先进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20] 试点方案创新亮点 - 推动新型要素规则创制 破除传统要素自由流动壁垒 创新要素配置方式 [23] - 试点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 试点举措针对新型生产要素痛点难点 [24][25] - 采用综合改革试点模式 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 形成可复制经验 [26] 改革预期影响 - 新要素配置将开启新发展时代 衍生新产业 新企业 新就业和新收入机会 [27] - 激活新要素可推动科技成果商业化 降低成本和门槛 提升效率体验 [27][28] - 资源环境要素改革聚焦碳汇 碳排放权等领域定价交易 促进绿色转型 [29][30] - 户籍制度改革试点若成功 可能成为全国复制样本 解决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 [30] - 资本要素市场化通过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缓解科技企业融资困境 [33] - 资本引导整合可盘活闲置土地资源 打造创新载体 提升土地价值 [33]
事关放宽落户、农村产权抵押、境外人才执业⋯⋯10个地区试点的要素配置重大改革,发改委专家详解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15 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