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柱机器人项目 - 公司正在敲定擎天柱第三版设计 具备接近人类手部灵活性 配备自主导航AI大脑 并实现大规模量产[5] - 该项目占用管理层最多精力 需要解决现实世界AI问题 机电一体化问题及供应链挑战[5] - 2030年规模化生产后每台机器人成本预计4万美元 年产量达100万台时边际生产成本降至2-2.5万美元[5][6] - 人工智能芯片占物料成本5000-6000美元 每只手臂含26个执行器[6] - 项目难度介于Model X和星舰之间 主要挑战在于硬件设计尤其是手部结构[8][9] 特斯拉芯片技术 - 公司采用双芯片策略:Dojo用于训练 AI系列用于推理[12] - AI5芯片较AI4实现40倍性能提升 算力提升8倍 内存容量提升9倍 内存带宽提升5倍[12][13] - 性能提升主要解决softmax运算瓶颈 从需40步运行优化至几步完成[13] - 当前AI4芯片使全自动驾驶安全性达人类2-3倍 未来数月将推送重大软件升级 模型参数数量提升一个数量级[13] 星链与通信业务 - SpaceX计划两年后推出支持新频谱的手机 需改造手机硬件与芯片组[14] - 卫星与手机直连技术可实现全球高带宽覆盖 普通住宅室内使用无碍[14][15] - 不排除收购传统运营商可能性 用户可通过星链账户实现家庭与移动场景全覆盖[16][17] - 星舰第三代将搭载猛禽3号发动机 载荷能力超100吨 为猎鹰重型2.5倍 目标明年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18][19] - 主要技术挑战在于研发可重复使用轨道级热盾 需承受极端高温且抵御雨水[20] 人工智能研发 - xAI正训练Grok 5模型 通过合成数据重构知识库 纠正错误信息并补充缺失内容[21][22] - 算力投入与智能提升呈对数关系:10倍算力投入可实现智能水平翻倍[23] - 预计2025年AI在特定领域超越单个人类 2030年整体能力可能超过全人类智能总和[23] 太空探索规划 - 月球基地建设持续推进 重点在于建立科研基地以研究古老地质[27][28] - 火星计划目标建立自给自足城市 关键指标为地球停止补给后仍能独立发展[28][29] - 若每两年窗口期实现运送吨位指数增长 预计30年内火星可实现自我维持[30]
马斯克:月球计划当然还在推进,一切顺利的话30年内建成自给火星城